
大众网记者 潘超 青岛报道海龟网
霜叶如画映秋光,丹枫流霞韵正浓。近期,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画美达尼乡村振兴片区,千亩红枫林绚烂似火,第三届红枫文化节持续掀起文旅热潮。自开幕以来,这里游人如织,日均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,单日最高突破6万人次,创下片区接待新纪录。张家楼街道不仅以红枫节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吸引八方来客,更依托多元业态拓展与市场化联动运营,持续释放乡村振兴的蓬勃动能。
红枫文化节期间,园区活动精彩不断,集章打卡、林下研学、主题市集等系列活动轮番登场,胶南年画、漆画非遗展演传递匠心温度,汉服体验、围炉煮茶营造雅趣氛围,游客漫步红叶掩映的山林之间,沉浸式感受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魅力。特色美食街区、农夫市集与潮玩娱乐项目人气持续高涨,精准覆盖全龄客群的多元需求,打造出内容丰富、体验独特的文旅盛会。
放眼整个13平方公里的画美达尼乡村振兴片区海龟网,发展格局早已超越“赏枫游”的单一模式,绘就了一幅“农、文、旅、教”深度融合的振兴图景。位于片区内的多彩农场,研学团队与亲子家庭纷纷体验刨地瓜、摘葡萄的田园乐趣;生态大棚里,火龙果与阳光玫瑰果实盈枝,与地道农家宴相得益彰,使农事体验成为广受欢迎的“自然课堂”。自10月2日启动以来,作为画美达尼乡村俱乐部新成员的多彩农场已接待20余批次4000余人研学团队,成为西海岸新区“农文旅教”协同发展的鲜活样本。不远处的喜洋洋与灰太狼公社中,欢声笑语不绝于耳。这一国庆前夕亮相的项目迅速成为亲子旅游热门目的地,萌宠互动区内,孩子们与羊驼、柯尔鸭亲密接触;彩虹滑道上,欢呼声与笑声不断回荡。项目运营负责人介绍,公社通过盘活村集体闲置林地,并吸纳20余名本地村民就业,每年为村集体和村民贡献100余万元收益,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提升。
这些蓬勃业态的背后,是片区创新实施的“1+1+N”市场化联动运营机制的有力支撑。该机制以1家主运营团队为核心,联合1家强村共富公司,协同N个共建单位形成“运营共同体”,系统整合分散资源,凝聚发展合力。而“811”联农带农分配模式,则将发展成果切实回馈于民:80%收益用于整体运营与提质升级,10%用于强村共富公司反哺村集体,10%注入惠民基金用于公益帮扶。在这一机制推动下,闲置民房变身精品民宿,零散土地汇成产业园区,片区创建三年来,村集体收入实现117%的增幅,村民人均收入提高45%,累计带动1500余名村民增收6750余万元。
以产业融合夯实强村富民之路,画美达尼乡村振兴片区已成功突破季节限制,全年推出80余项特色活动,构建起“春赏樱、夏观荷、秋品枫、冬览雪”的全时旅游消费体系,让“周末近郊游,首选张家楼”渐成共识。片区市场化运营一年来,吸引游客100余万人次,带动消费规模近1亿元,充分彰显片区发展的强劲势头。在文化赋能方面,片区已引进30余位艺术家入驻,其中包括10位国家级美术大师,创办农民画校免费培训村民200余人次。在现代农业层面,蓝莓种植规模达1.5万亩,新引进的紫斐蓝莓精深加工项目年加工鲜果能力超万吨,带动3000余名群众实现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。如今,多所高校博士乡村振兴工作站落地运行,微短剧影视基地签约入驻,“楼里佳品”土特产区域品牌走向更广阔市场,画美达尼正以农业为本、文化添彩、旅游为桥,持续拓展“三产”融合的深度与广度。
枫色如燃,振兴似火。“张家楼画美达尼”这片希望的土地,以创新机制激活资源潜力,以多元业态点燃消费热情,以强村富民写实幸福底色。在这里,田园风光、人文底蕴与民生福祉交相辉映,共同演绎着一幅北方现代版“富春山居图”的生动实践,静待每一位来访者亲身体验、共绘新篇。
配先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