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网记者 潘超 青岛报道美林配资
“现在小区里随处能见到巡防队员的身影,平安建设宣传常念‘安全经’,独居老人有人照料,环境也越来越整洁,住着既安心又舒心!”谈及辖区的变化,青岛市李沧区振华路街道居民李阿姨的夸赞道出了群众的共同心声。
基层治理的活力源于群众,成效归于群众。振华路街道始终将群防群治作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“金钥匙”,以网格为根基、以需求为导向,创新构建“全域覆盖、全程联动、全员参与”的治理体系,推动警格与网格深度融合、服务与治理同频共振,让党员、志愿者、居民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“主力军”,绘就出一幅平安有序、温暖宜居的基层治理新图景。

网格+警格,织密巡防“安全网”
“基层巡防不是独角戏,得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。”振华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,为激活基层治理“神经末梢”,街道整合网格员、党员志愿者、社区民警等多方力量,组建起一支“人熟、地熟、情况熟”的专业化巡防队伍,将巡逻范围精准覆盖社区主次干道、楼栋单元、休闲广场、沿街商铺等重点区域,实现“白天见人影、晚上见灯光”的常态化巡防格局。
依托“日沟通、周联动、月汇总”工作机制,巡防队员身兼“隐患排查员”“矛盾调解员”“民情收集员”多重身份,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。发现居民家中线路老化、楼道堆放易燃杂物等安全隐患,第一时间上报并联合处置;遇到邻里因噪音、采光等琐事产生矛盾,耐心细致调解,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。今年以来美林配资,振华路街道累计排查处置各类矛盾纠纷180余件,按时办结率超100%,成功处置突发险情10余起,用脚步丈量平安,让居民切实感受到“安全就在身边”。

精准宣传,筑牢风险“防火墙”
在振华路街道的小区广场,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各类平安建设宣传的声音此起彼伏。街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聚焦反诈、扫黑除恶、反邪教等重点领域,创新构建“线上+线下”全方位宣传矩阵,用精准化、多元化的宣传举措,为居民生活筑牢全方位的民生“安全线”。
依托“青心公益大篷车”“书记周五见”等特色活动,振华路街道开展平安建设专场宣讲,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养老诈骗、电信网络诈骗套路,手把手指导老年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;普及《反有组织犯罪法》等法律法规;街道邪教组织的特征和危害。一系列平安建设宣传,有效提升了居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,让反诈理念深入人心。
贴心服务,撑起特殊群体“平安伞”
“小张美林配资,又来给我检查电路啦,真是麻烦你了!”独居老人王奶奶拉着网格员的手亲切说道。振华路街道聚焦独居老人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生活需求,建立“一人一档”精准服务机制,组织网格员、党员志愿者开展结对帮扶,用点滴行动传递温暖。
网格员每月至少1次上门走访,重点关注特殊群体的身体状况、居家安全和生活需求,协助购买生活物资,细致检查水电燃气设施安全隐患。今年以来,振华路街道累计为21名独居老人排查解决居家安全隐患9起,服务辖区群众500余人次,用贴心服务为特殊群体撑起“平安伞”,让他们在社区生活中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与安全感。

全民参与,擦亮家园“新底色”
“以前院子里杂物堆积垃圾、宠物粪便随处可见,楼道里贴满小广告,看着就闹心,现在清理干净了,心里也亮堂多了!”看着焕然一新的楼道,居民李阿姨连连点赞。针对小区楼道小广告、卫生死角等“顽疾”,振华路街道发起“人人动手·洁净家园”行动,号召党员、志愿者、热心居民共同参与,形成“共建、共治、共享”格局。
活动中,志愿者们对居民楼的墙面、单元门等部位的小广告进行全面清理,集中整治楼道堆物、卫生死角,社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。同时,街道通过宣传引导,鼓励居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,推动“人人参与环境整治、共建共享宜居家园”成为共识,持续提升群众居住幸福感。
群防群治聚合力,基层治理显温情。下一步,振华路街道将持续深化群防群治工作机制,进一步完善“网格+警格”治理模式,不断拓宽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,凝聚党员、群众、辖区单位等多方合力,以更精准的服务、更有效的举措,持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、安全感和获得感,让基层治理的“平安网”越织越密,让社区成为群众最放心、最安心的港湾。
配先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